宁波市家电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外贸预警 > 预警|宁波市贸促会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5年第3期

预警|宁波市贸促会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5年第3期

[ 宁波市塑料机械行业协会 ] 发表于 2025-01-21 10:31:13 浏览量:0

(一)经贸预警信息提示

1、美国ITC发布对电子眼镜及其组件和相关充电设备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电子眼镜及其组件和相关充电设备(调查编码:337-TA-1423)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4年12月6日作出的初裁(No.8)不予复审,即基于和解,终止对列名被告美国Valve Corporation, Bellevue, WA、德国Valve GmbH Corporation, Hamburg, Germany的调查。

2、马达加斯加对进口番茄制品启动保障措施调查

2025年1月7日,WTO保障措施委员会发布马达加斯加代表团向其提交的保障措施通报。2024年12月31日,马达加斯加调查机关(ANMCC)对进口番茄制品自主启动保障措施调查。涉案产品的马达加斯加税号为20021000、20029000、20095000和21032000。

3、马来西亚对涉华PET树脂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1月7日,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PET树脂作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120天的临时反倾销税,税率为6.33%至37.44%,该措施自2025年1月7日起生效。涉案产品的马来西亚协调关税税号和东盟协调税则编码(AHTN)为3907.61.00 00。本案终裁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5月6日作出。

4、美国对活性阳极材料发起双反调查

2025年1月7日,应美国行业协会于2024年12月18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活性阳极材料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504.10.5000和3801.10.5000项下产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最晚于2025年2月3日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本案进行调查并预计于2025年3月13日作出反补贴初裁,2025年5月27日作出反倾销初裁。

5、美国对溶胶—凝胶氧化铝陶瓷磨粒发起双反调查

2025年1月6日,应美国企业于2024年11月25日提交的申请,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溶胶—凝胶氧化铝陶瓷磨粒(Sol Gel Alumina-Based Ceramic Abrasive Grains)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818.10.2010和2818.10.2090项下产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预计将最晚于2025年1月29日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本案进行调查并预计于2025年3月12日作出反补贴初裁,2025年5月27日作出反倾销初裁。

6、印度尼西亚继续对涉华热轧板卷征收反倾销税

2024年12月31日,印尼财政部发布第PMK103号公告,继续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中国台湾地区和泰国的宽度不小于600毫米的非合金铁或钢热轧板卷征收反倾销税,其中,中国大陆税率维持0和20%不变(税率详见附表),措施自2025年1月15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至2030年1月14日。涉案产品的印尼税号为7208.10.00、7208.25.00、7208.26.00、7208.27.11、7208.27.19、7208.27.91、7208.27.99、7208.36.00、7208.37.00、7208.38.00、7208.39.10、7208.39.20、7208.39.30、7208.39.40、7208.39.90、ex7208.90.10、ex7208.90.20及ex7208.90.90。

7、南非对进口钢扁轧制品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2024年12月27 日,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代表南部非洲联盟-SACU,SACU包含国家为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莱索托及斯威士兰5国)发布公告,应南非企业ArcelorMittal South Arica Limited提交的申请,对进口钢扁轧制品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8、韩国对华石油树脂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4年12月19日,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布第2024-23号公告(案件号23-2024-6),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石油树脂(Petroleum Resin)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建议韩国企划财政部对涉案产品征收4.45%~18.52%临时反倾销税,其中,中国大陆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enghe Materials &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和宁波甬华树脂有限公司(Ningbo Yonghua Resin Co., Ltd.)及其关联企业和出口商为7.55%、天津鲁华泓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Tianjin Luhua Hongji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和武汉鲁华泓锦新材料有限公司(Wuhan Luhua Hongjin New Material Co., ltd.)及其关联企业和出口商为5.66%、出口商宁波金海晨光化学股份有限公司(Ningbo Jinhai Chenguang Chemical Corporation)及其生产商为4.45%、中国大陆其他生产商/出口商为5.66%;中国台湾地区生产商/出口商为7.07%和18.52%。措施实施以韩国企划财政部的征税公告为准。涉案产品的韩国税号为 3911.10.1000。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通胀预期上升 美联储暗示放缓降息节奏

当地时间1月8日,美联储公布的2024年1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认为,由于通胀上行风险增加,美联储已经到达或接近放慢降息节奏的适当点。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计划可能拉长其抗通胀进程,减缓经济增速,抬高失业率,增加货币政策不确定性。

据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在12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官员注意到美国最近“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认为,美国通胀上升风险已经增加。与会官员还担心,美国新政府关于贸易和移民政策的计划可能导致“抗通胀”进程比之前预期的要长,并可能减缓美国经济增长并增加失业率。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4年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3%,涨幅较10月扩大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涨幅虽与前一个月持平,但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

市场观察人士也认为,新一届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抗通胀进程,进而进一步影响货币政策调整。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就职后将对贸易伙伴的输美商品征收关税并驱逐非法移民。美国《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加征关税将提高进口成本及国内商品价格,加强移民控制则会增加某些行业的工资成本。这些措施会导致通胀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据高盛经济学家预计,加征关税可能在未来一年内推高核心通胀率0.3个百分点,导致通胀率进一步偏离美联储设定的长期目标。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将失去更多降息的理由。富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杰伊·布赖森也表示,美联储利率预测的“点阵图”广泛分散,可能反映出美国新一届政府政策议程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根据美联储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2024年及2025年美国经济将分别增长2.5%和2.1%;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率预测分别为2.4%和2.5%,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分别为2.8%和2.5%,均超过2%的长期通胀目标。

美联储放缓降息节奏的预期扰动全球金融市场。在美联储大幅降息可能性降低的影响下,债券抛售潮持续,股市承压,美元指数上涨明显。

据外媒报道,1月8日,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4.73%,为2024年4月以来的峰值,而前一天已上涨7个基点;英国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升至4.780%,继续刷新2008年以来新高;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9日开盘上涨1个基点,达到2011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1.185%。

受债市抛售潮影响,全球股市情绪也较为低迷。纽约股市三大股指8日涨跌不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收盘上涨,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下跌。大多数亚洲股指在9日早盘下跌。

另一方面,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上涨0.5%,在汇市尾市收于109.090。其中,1欧元兑换1.0309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0355美元;1英镑兑换1.2357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2490美元。

此外,国际油价8日也出现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和3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均超过1%。

路透社分析称,美元和美国国债收益率因最近经济弹性和通胀粘性的迹象而增加了动力,市场对美联储2025年放宽货币政策的预期有所降低。

除通胀压力之外,近期公布的多组数据也打压了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国供应管理协会1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国服务业指数达到54.1,高于市场预期的53.2和前一个月的52.1,表明美国经济状况保持稳健。同日,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美国2024年11月职位空缺数量为809.8万个,高于市场预期的765万个,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依然强劲。不过,8日公布的12月ADP私营部门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岗位增速和薪酬涨幅均出现放缓,显示劳动力市场略微降温。


 信息来源:“贸法通”官网、参考消息等